> 文章列表 > “曾食灵均之肉兮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曾食灵均之肉兮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曾食灵均之肉兮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曾食灵均之肉兮”出自唐代贯休的《读离骚经》。

“曾食灵均之肉兮”全诗

《读离骚经》

唐代 贯休

湘江滨,湘江滨,兰红芷白波如银,终须一去呼湘君。

问湘神,云中君,不知何以交灵均。

我恐湘江之鱼兮,死后尽为人。

曾食灵均之肉兮,个个为忠臣。

又想灵均之骨兮终不曲。

千年波底色如玉,谁能入水少取得,香沐函题贡上国。

贡上国,即全胜和璞悬璃,垂棘结绿。

作者简介(贯休)

贯休(823~912年),俗姓姜,字德隐,婺州兰豁(一说为江西进贤县)人,唐末五代著名画僧。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。贯休记忆力特好,日诵《法华经》1000字,过目不忘。贯休雅好吟诗,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,或吟寻偶对,或彼此唱和,见者无不惊异。贯休受戒以后,诗名日隆,仍至于远近闻名。乾化二年(915年)终于所居,世寿89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