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民于万物已称珍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民于万物已称珍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民于万物已称珍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民于万物已称珍”出自宋代邵雍的《至论吟》。

“民于万物已称珍”全诗

《至论吟》

宋代 邵雍

民于万物已称珍,圣向民中更出群。

介石不疑何尽日,知几何患未如神。

若无刚果难成善,既有精明又贵纯。

祸福兆时皆有渐,不由天地只由人。

《至论吟》邵雍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至论吟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,作者是邵雍。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民以万物已称珍,

圣者在民中更出众。

介石何尽日不疑,

知几何患未如神。

若无刚果难成善,

既有精明又贵纯。

祸福皆有渐兆时,

不由天地只由人。

诗意:

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与物、人与圣贤、人与命运之间关系的思考。作者认为人民已经将万物视为珍宝,而圣贤之中仍有出类拔萃者。他提到\"介石\",指的是一种神话中的巨石,暗喻人们对圣贤的怀疑和不信任。作者认为圣贤超越尘世,具有超凡的智慧和洞察力。他强调了刚毅的品质对于成就善行的重要性,同时也强调了清明和纯洁的价值。作者认为祸福的发生都有渐进的迹象,而不是天地的摆布,而是由人自己所造成的。

赏析:

《至论吟》通过对人与物、人与圣贤、人与命运关系的思考,展示了邵雍对人性和道德的理解。诗中运用了对比、隐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法,使得诗意更加深邃。诗词表达了对智慧和纯洁的追求,以及人类自身在创造和决定自己命运中的重要性。整首诗词简洁明了,语言优美,给人以启迪和思考。

总之,《至论吟》通过对人与世界、人与圣贤、人与命运的关系的思考,传达了作者对智慧、品德和人类自身力量的思考和追求。这首诗词既具有哲理性的思考,又具备了文学上的美感,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