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风吹月中桂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风吹月中桂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风吹月中桂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风吹月中桂”出自宋代文同的《飞泉山寺》。

“风吹月中桂”全诗

《飞泉山寺》

宋代 文同

东城兀高峰,爽气浮翠微。

霞光射岩壁,中有寒泉飞。

上方金仙家,煌煌启双扉。

栏干出云表,目可了四围。

我来久不下,幡影移斜晖。

风吹月中桂,天香满人衣。

远渚凫雁落,前岭牛羊归。

尚此恋幽胜,不能手聊挥。

《飞泉山寺》文同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飞泉山寺》是一首宋代文同所作的诗词。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飞泉山寺

东城兀高峰,

爽气浮翠微。

霞光射岩壁,

中有寒泉飞。

上方金仙家,

煌煌启双扉。

栏干出云表,

目可了四围。

我来久不下,

幡影移斜晖。

风吹月中桂,

天香满人衣。

远渚凫雁落,

前岭牛羊归。

尚此恋幽胜,

不能手聊挥。

诗词的中文译文:

飞泉山寺

东城矗立高峰,

清新的气息浮动,微风轻拂绿意盈融。

霞光穿透岩壁,

其中有寒冷的泉水飞溅。

在山上是金仙的居所,

辉煌的门扉启开。

栏杆上悬挂云朵,

眼前可览尽四方景色。

我久久未下山,

幡影随太阳斜斜西移。

风吹拂月亮中的桂花,

天香弥漫着人们的衣衫。

远处湖泊上野鸭和候鸟降落,

前方山岭上牛羊归返。

我仍然沉迷于这幽胜之地,

不忍离去,只能手中挥动情意。

诗意和赏析:

《飞泉山寺》以描绘山寺景致为主题,展现了作者对山寺美景的赞美和对清幽自然环境的向往之情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,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感受和对宁静境地的向往。

首先,诗人以东城高峰为背景,描绘了峰顶上的山寺。清新的气息和绿意弥漫在四周,给人一种清凉宜人的感觉。随后,诗人描写了阳光穿透岩壁照射下来的霞光,以及岩壁中飞溅的寒泉,展示了山寺壮丽的景致。

接着,诗人描述了山寺上方金仙的居所,煌煌的门扉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神秘而尊贵的景象。栏杆上悬挂着云朵,让人可以尽情地欣赏四周的景色。

诗的后半部分,诗人表达了对山寺的喜爱和留恋之情。诗人久久未下山,观察着太阳的斜影和幡影的移动,表现出他沉浸在山寺之中不能自拔的心境。风吹动着月亮中的桂花,空气中弥漫着芳香,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。远处的湖泊上野鸭和候鸟降落,山岭前的牛羊归返,显示出山寺周围自然环境的宁静和和谐。

整首诗以山寺为背景,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,展现了山寺的壮丽和清幽之美,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境地的向往。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,以及对山寺和周围环境的赞美,给人带来一种宁静、清新的感受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,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山寺美景的赞美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,同时表达了对宁静境地的向往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。整首诗意境优美,富有诗意,让人沉浸其中,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人文之美的独特感悟。

小故事网